新闻公告
“豫北第一竹林”——小河竹林
 发布:tangheshidi  浏览:455次 发布时间:2017-10-25
“豫北第一竹林”——小河竹林

建国初期,水库兴建诞生了一大批移民村落。

他们举家迁徙,在新土地上繁衍生息。

“葡萄生态园”、

“百亩荷花园”

“水上漂流道”

生态休闲农游一体

让这些移民村落改变了往日容颜。

汤阴县韩庄镇小河村位于汤阴县107国道西部,是建设汤河水库时整体移民村。

小河村地处汤河湿地公园腹地,自然环境非常好,发展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了游客们采摘后吃饭的必选之地, 因地处汤河水库之东,因而得名“小河”。村口一棵距今近200年历史的桑树是村里的标志,因为不结果,村民称之为“界桑”,为该村于姓先祖栽于此地,百余年来,这棵古树见证了小河村的沧桑变化。(江天 沈炎 陈洁)

小河村:竹林深处有人家

刘佩妍是北京千府国际工程设计公司的规划专家,应邀到汤阴小河村进行规划设计前的调查研究。她万万没想到在豫北竟然隐藏着一处精致、婉约的竹林小村。流水、竹林,让人一步踏入江南。

刘佩妍:我就觉得来到这里很清新,可能跟水有关系吧,一到这感觉氧气很足,很难得的一个北方小村庄。

竹林是小河村的标志,这里的百亩竹林是豫北最大的一片自然景观竹林,有“豫北第一竹林”之称。小河村党支部书记于瑞兴说,这里才是竹子的发源地。

小河村党支部书记于瑞兴:

为啥咱们这里能适合竹子存活下来,咱这个小环境适宜了竹子的成长,咱们这个竹园是三面环水。《易经》上记载啊,竹子的真正发源地是在汤河,应该说几千年前有竹子的地方不是在南方,而是我们这儿。

小河村是汤河岸边一个仅有98户400余人的村庄,其中水利移民91户404人,小河村南500米处就是汤河水库大坝。  

1963年因为建设汤河水库时小河村整体迁移到现在所在的位置。因为地处水库核心区域小河村无法发展工业,很多村民不得不到外面打工谋生。

从2006年国务院出台移民后期扶持以后,小河村的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变。

小河村党支部书记于瑞兴:

天然气主管道已经到咱村边了,如果再通了天然气基本上和城里没啥区别了,各家各户污水管网都通到家了,现在都是水冲式的了。

现在走进小河村,你会被这里幽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碧绿的河水所吸引,村内宽敞平整的柏油路低缓绵延,两侧的青砖院落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一派恬静的农家风光。

程大娘笑着对记者说:

“现在比以前好的没影了,你要让我去城里我不去,给我俩钱我都不去城里住,咱们这里环境好,空气也好。”


Copyright © 2025 - 2026 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372-6309026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