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汤河入画来
——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纪实
深秋时节,漫步在汤河国家湿地公园观景台上,成方连片、色彩斑斓的花草树木俯拾皆是,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旖旎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极目远望,汤河水库南部三个湖心岛上绿树掩映,水草丰美。微风拂过,密密麻麻的杨树林间,摇曳生姿的芦苇荡里,不时有苍鹭、白鹭、灰鹤等水鸟成群结伴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溅起层层涟漪,描画出了远山如屏、湖水潋滟的优美画卷……这样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场景,是近年我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梦绿色家园的真实写照。
“汤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2012年批复的85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之一,2015年被列入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自2014年起连续3年被列入安阳市政府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710公顷,湿地面积568公顷。规划范围为东起中华路,西至汤河水库东岸南侧,两侧为沿汤河河道周围一定区域。湿地公园多样的湿地类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园内现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主要有白鹭、苍鹭、绿头鸭、灰鹤等……”谈到湿地公园的基本情况,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主任于建川的介绍如数家珍。
据了解,自2012年汤河湿地公园获批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始终坚持把汤河湿地公园建设作为保护汤河生态、构筑安阳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机构建设,建立保护与管理制度,多方整合项目资金资源,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全面加强汤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作,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成立机构,健全组织,夯实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工作基础。按照国家林业局相关文件规范和要求,强化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建设。今年5月以来,湿地公园管委会围绕“打基础、拉框架、保运转、熟业务、推项目”的指导思想,加强了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对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管委会人员编制共12人,主任1名、副主任2名及宣教科长、规划科长和综合办主任(副科级)已到位,一般工作人员到位8人,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职责和分工;对办公室进行了整修,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和用品,使工作人员有了集中办公的场所,实行了一线办公,挂图作战;财务方面,在县会计核算中心建立财政专户,由县财政拨付办公经费和各项建设、管护费用,基本理顺了管理机制,为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出台《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切实加强了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工作。
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为科学保护和规范建设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先后委托国家林业局中南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结合实际委托北京绿色联盟公司对项目总规进行了修编调整。按照规划要求,分期分批开展了基础设施和建设工作。今年以来,重点实施总投资6.5亿元的汤河河道治理项目。截止目前,水库东岸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绿化及水生植物种植共计3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湿地科普馆、人工湖、宣教长廊、码头、亲水平台、休闲广场、视频智能监控等景观和设施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底前可全面投入使用。水库大坝至S302段已完成施工图设计,近期计划进场施工。二标段S302省道至京广铁路桥段由中交一公局三公司和上海城建规划院联合体于今年5月份中标,目前已完成景观规划和滨河观光道路的初步设计方案。基础设施建设和湿地保护方面,先后投入6300余万元,建设巡护道路35千米,快速通道和观光大道5千米,并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流转汤河两岸耕地5500亩,建设河道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4850亩,增加湿地面积860亩。为充分发挥汤河湿地公园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在韩庄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辐射带动汤河两岸农林生态园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健康运动、农业采摘、旅游度假等新兴业态。在湿地公园周边流转土地25000亩,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31家,与湿地公园形成相互呼应,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湿地公园周边区域集现代农业、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养生益智等产业于一体的沿河经济带已初现雏形。
铁腕治污,净化源头,有效遏制污染物对汤河水体的不利影响。持续开展了汤河国家湿地公园汤河段的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工作。投资1350万元,关闭、拆除汤河沿岸畜禽养殖场和污染企业55个,清理水库网箱养鱼95个;先后分3批投资2600万元,对汤河沿岸8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处理工程8处,增加人工湿地65亩,建设农村污水管网28.5千米,实现了沿河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投资1000多万元,大力推进沿河8个村庄厕所改造建设,引入市场化保洁,聘用18名保洁员集中打扫沿河道路和村庄环境卫生,实施生活垃圾集中外运。组织协调韩庄镇、交通海事处对水库游船进行了安全规范整治,有效遏制了对汤河水体的污染排放。为进一步提升汤河水质,管委会还委托中国市政西北设计院编制了水处理专项规划设计方案,已组织召开了三次规划设计方案汇报论证会,目前正在优化完善设计方案。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开展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活动。坚持每年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六五环境日”等有利契机,协调相关单位联合开展湿地科普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五进”活动,广泛宣传湿地保护知识,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连续4年成功举办环汤河国家湿地公园骑行大赛,2017年升格为体彩环中原省级自行车公开赛事;连续举办2届秀美汤河摄影大赛和沿河书画文艺创作活动,发行湿地公园珍藏邮票一套;建立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国公开征集LOGO标识,有效提高了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目前,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年均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已成为豫北地区生态旅游的热点和广大市民亲近自然、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的休闲场所,受到周边群众和客商的好评与认可。
借鉴经验,完善资料,积极筹备迎接国家验收工作。专门成立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指挥部,建立验收工作台账,明确职责分工,协调各部门共同开展各项验收准备工作。积极采取“请进来”方式,邀请北林大自然保护区学院张明祥教授、省林业厅湿地专家王春平、河南城建学院李冰冰教授来汤现场考察指导迎检工作;指派专业骨干人员“走出去”,学习借鉴郑州黄河湿地、鹤壁淇河湿地等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筹备完善各项验收准备工作。先后与北京绿色联盟公司签订总规调整编制服务协议,与河南城建学院达成科研监测技术服务协议。扎实推进宣教标牌系统建设、科研监测体系建设、湿地保护与修复体系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界碑、界桩,做好边界划定工作。湿地公园建设专题汇报片、汇报PPT及科普宣教系列专题片已初步完成前期拍摄,视频剪辑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预计11月底即可全部完成制作。
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积极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为解决汤河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融资瓶颈问题,湿地公园管委会先后与20余家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接洽谈,基本确定按PPP模式融资,现已进入国家备选库。同时,积极整合水利、环保、交通等方面的资源争取项目资金,强力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工作。与水利部门结合申报汤河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00余万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项目。与交通海事部门结合,争取申报海事处码头建设项目,加强库区水面安全管理。与林业部门结合,争取国储林建设项目。与财政部门结合,争取东酒寺村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资金440余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集中方方面面力量和资金投入到湿地公园建设中,有力推进了湿地公园建设顺利实施。
强化培训,注重实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干部队伍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要求每名工作人员加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培训与学习,通过向书本、网上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组织干部职工全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马上就办》、县委书记宋庆林书记的《尽心尽力办好自己份内的事》等理论文章,要求每名干部做好弘扬“五风”主旋律的榜样模范。持续开展了“抓好‘七讲’树好形象”活动。要求每名工作人员做到讲党性、讲团结、讲学习、讲正气、讲奉献、讲纪律、讲廉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生态文明之光,辉映征帆。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湿地保护、科普宣教、功能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切实将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豫北地区生态屏障,让生态文明之光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采访结束时,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主任于建川铿锵有力地表示。
文:于红川 索一帆 马婕晶
图:于佳星 秦安国 姜国钰 路虎山 焦智勤